close

DSC04698
Remember to give him a hand.

今天的課堂從生活經驗開始,藉由對於真實狀況的抽絲剝繭,讓大家能夠檢視自己和孩子之間的相處,而切入的角度,還是從“需要”著手,細細地瞭解孩子的需要,和老木心裡的需要;每次聽老師一句句地問出老木心裡最終的感覺時,總是拍案叫絕,原來在親子衝突中,隱藏了這麼多對於需要無法滿足的糾葛

這個場景大家不陌生,要帶一個在遊樂園裡玩得正開心的小孩回家,媽媽說一不二,小孩情緒崩潰,在這個決絕的情況中,其實老木和屁孩都有著各自的“需要”在腦中上演:

屁孩的需要很簡單,只有一個:「這裡好好玩,我想要留在這裡玩。」

老木的需要比較複雜...

老木:「我要小孩聽我的話。」<--權威的需要。

老木:「我要速戰速決,不要耽誤到回家煮飯吃飯洗澡上床的時間,小孩上床之後我就可以有自己的時間了。」<--歇口氣的需要、自我的需要。

老木:「你盧小小,我好煩。」<--情緒的需要。

這三種(或以上)吵雜的聲音,在老木的腦袋裡不斷回響,鬧哄哄地轉化成老木嘴裡無法停止的碎碎雜念,轉化成老木抓了就走的孔武有力,這樣的結果沒有對錯,總是有現實的限制,沒法讓小孩一直待在遊戲場,不過這樣的分析是一種提醒,提醒我們在做出針對孩子的行動時,背後到底是什麼“需要”在驅動着我們,當我們滿足着我們的需要時,可否有思忖過能否有個好方法能讓大人小孩的需要都能被照顧?(謎之音:老木在盛怒之下,基本上也是個低路的無腦生物,很難想到什麼好辦法orz...)

老師還是沒告訴我們要如何把一個小孩從遊戲場帶回家,黃老師上課總是這樣,不給標準答案,沒有是非對錯,不過給了我們好多的問號,讓我們回去好好想一想。

我們也是想好好的點個燈,但常常就發爐冒起火來...
DSC04776

大人的行為背後有需要在驅使,小孩的行為背後當然也有需要在驅使,當他盧小小想要買玩具、當她哭鬧不想去上學,做父母的如果直接應了他的“想要”,而不是去探求背後的“需要”(可能是需要爸媽的關注、可能是需要對於自己的生活有點主控權...),那我們很容易就變得寵溺孩子,也讓孩子學不會自制、學不會與自己的情緒相處,這就是為什麼黃老師常常耳提面命:「給需要,不要給想要。」

成長的路上,有好多關卡要牽著手一起走。
DSC05413

學會情緒的調節十分重要,而父母能夠切入的點,就是孩子鬧情緒的時候(這對我真的很難,麵麵只要一開始咿咿哎哎,我馬上就會自爆....),記得,不是壓抑(“不准哭”)不是交換轉移(“不哭媽媽給你糖吃”),而是引導孩子表達內心的聲音,協助孩子從低路爬到高路,我們總是希望孩子不吵不鬧,無非就是否認了孩子也有傷心和難過的權利,孩子的情緒應該跟父母的情緒脫鉤(就是在說我...),不要互相干擾。

看到哭得那麼傷心的寶貝,很難把持得住,不過這就是要修煉的部分。
IMG_7536

小孩行為背後的原因像是天書一樣,很難一探究竟,上過顯文老師的課,顯文老師是用“老木的感覺”來判斷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(例如:你覺得煩-->小孩想要爭取注意力,你覺得生氣-->小孩想要爭取權利...),不過黃老師的系統比較沒那麼直截了當,她認為要靠父母藉由與孩子相處,產生對於孩子的瞭解,來判讀孩子行為背後真正的原因。

小屁孩真正的面目總是讓人看不清楚...
DSC04894

一開始的時候,真的覺得顯文老師的系統很實用,清楚明快,不愧是“高效能父母學”,不過有時候會發現,除了煩、生氣,還會有心疼、捨不得這種情緒,是顯文老師的系統沒有解釋到的,高效能的方法從“腦袋”出發,從“邏輯”分析,不過有些細微的部分,還是必須從“心”出發,從“情感”分析。

是誰教她出門要穿成這副模樣的?
IMG_7812

不過這次老師還說了一句話,像閃電一樣打到了我--“當初你是如何學會順從的?”

說到我是如何學會順從的?我長這麼大,一直都很聽話,升高二的時候,爸爸叫我選第三類組,以後當醫生,我就不敢選第一類組,明明我比較喜歡文字,數學物理一把爛;博士班念了八年,不知道是因為大環境,還是太過唯唯諾諾,只敢在被規劃好的圈圈裡作困獸之鬥,從不知道要大聲地聲張自己的權益,也不知道自己的正義在哪裡。

花太多歲月唸書是我這輩子最大的蹉跎,我沒有仔細想過自己的去路,全然地人云亦云,或許因為順從,從來也沒有自己真正的想法,看起來很有自己的聲音,其實力量薄弱得可憐,一直到現在上黃老師的課,課堂上即便是遊戲,老師要我們蹲著走我就蹲著走,從來沒有第二種想法,聽老師的話,完完全全就是刻在我的骨子裡。

其實順從不是件壞事,君子能伸能縮,適當適時地順從可以省去很多麻煩,但是今天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句話深得我心:

“你如果是獅子,你的孩子就會變成綿羊,當你盛年的時候,孩子會服膺你的智力、見識,甚至是體力,但孩子成長之後,就會拋棄你、反抗你;你用權威給他劃一個框架,他就永遠都會在這個框架裡。”習慣服從權威,就會習慣不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

媽媽~你喜歡我是小綿羊嗎?
IMG_7551

我要我的孩子過我這樣的人生嗎?我希望他因為順從、服從,而忽略自己的聲音,最後變得沒有自己的聲音嗎?「權威」是我們家代傳的毛病,我希望我能把這玩意兒從我的血液中抽出來。

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,給他勇健的雙腳,然後相信他。
DSC05009

權威的孿生兄弟是恐嚇,用恐懼來箝制自己的孩子:「你如果亂跑,會被壞人抓走噢...」這樣的恐嚇,除了把孩子的低路越嚇越大,沒有別的好處,天生敏感的孩子,嚇一嚇變得更加依賴,天生反骨的孩子,更會冒上試它一試的風險;黃老師今天點了一句:「你們除了嚇小孩亂跑會被抓走,有沒有教導他們如果萬一真的被壞人抓走了怎麼辦?如果真的和爸爸媽媽走散了怎麼辦?」

你傳遞給孩子的是焦慮,還是處理危機的能力?

以上,就是第六堂課的心得感想。

妹妹~希望我們能永遠都像風一樣自由~
DSC05285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artsai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