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8812
以孩子為師,學學他們對什麼事都充滿好奇的心。

當小屁孩哭鬧不休兼盧小小時,老木八成的念頭都是--

“喔~又來了...”“現在是老娘有修煉脾氣好,才容得下你這隻潑猴在這邊撒野....”耐着性子的成分居多,還得不時伴著深呼吸,不過在這堂課,老師帶入了“好奇心”,這個我從來也沒想過的關鍵態度。

“如果面對孩子的時候,能夠懷抱著好奇心,好奇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,這樣和孩子相處的時光,會多出很多趣味。”

舉例來說,當他叫了也不應,老木說的話當耳邊風,如果做媽的立馬戴上傳統禮教的鏡片,檢視這種行為,絕對是二話不說的開罵:「你有沒有禮貌呀?!」不過要是換上一顆好奇心呢?首先扣大帽子的想法就不會蹦出來,少了批判,多了空間,我們會開始想:「他為什麼會聽不到呢?是耳屎太大顆嗎?是專心在做什麼事嗎?是對於我說的內容不認同嗎?」於是這經由好奇心帶來的種種可能性,很容易地就會緩和老木不爽的情緒,用不同的角度來看一些本來看不順眼的狀況。

其實我是知道他們為什麼這樣做的,一天到晚自己拿鞋子去洗,他們深知,鞋子濕了,吹吹除濕機就乾了,沒什麼大不了。
IMG_9908

我們身上帶了太多的鏡片,有禮教的、有粉紅色的、有黃色的、有焦慮的、有恐懼的,一堆從小到大從家庭學校社會領來的思想信念,根深蒂固地紮在我們的腦袋裡,然後當我們有了孩子,我們就用這些承襲的信念思想來評斷孩子的行為,那麼隨便地就放棄了該留給他們的彈性,那麼輕易地就給深愛的他們貼上標籤。

浩克和鋼鐵人!?面具背後是我們可愛的孩子。
IMG_9653

當父母給孩子貼上標籤時,問題就大條了,進入了“人事不分”惡性循環,孩子還小,難免犯錯,如果你因為自己僵化的死腦袋,讓孩子因為“做了錯誤的事”覺得自己是個“錯誤的人”,從而開始否定自己,我想不到有什麼比這個更糟的,這也是黃老師不管上哪堂課都一定耳提面命:「人歸人,事歸事。」

所以請來點好奇心吧...“WHY?”

為什麼麵麵覺得自己這樣很帥?
IMG_9847

自己也都很覺得很好笑....
IMG_9848

再來老師討論到“自動自發”這個議題。

“學齡前的孩子,你想要他自動自發,你就慢慢等。”這是老師的回答。

這是因為自動自發這檔事,需要的是成熟的前額葉,而學齡前的孩子恰好前額葉還沒成熟,所以自動自發對他而言,是大腦力猶未逮的Mission Impossible;如果硬逼著孩子做他能力做不到的事,便會把孩子逼往爬蟲類原始腦的低路,啟動“攻逃呆”的反應,反而會阻礙高路前額葉的成熟,那做媽媽的希望孩子自動自發,可又要等更久了....

其實如果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,是蠻自動自發的,偏偏不是每件媽媽希望孩子做的事,都是孩子自己想做的事。
IMG_8815

所以媽媽和Dr.Bruce Banner要學習的課題一樣--“如何不要讓自己進入暴怒態”。
IMG_9596

寫到“攻逃呆”才發現這不就是麵仔最近的行為模式嗎?老木近來碎碎念的頻率的確有越來越高的趨勢,或許就是因為碎碎念+挑剔加給麵麵的壓力,導致他因為小事而發火的強度越來越嚇人(攻)、常常對於我說的話充耳不聞(逃)、要嘛就是有聽沒有懂(呆)...Orz...

這就是“呆”的最佳解釋。
IMG_9210

那當老木想碎碎唸時該怎麼辦呢?首先,來點好奇心吧,想想為什麼屁孩會慢吞吞、拖拖拉拉,據說這是一種消極的抵抗(攻),其實我們一不小心就在鍛煉孩子對抗我們的好功夫,不小心給他們壓力,不小心讓他們自然地練習攻逃呆,不小心就讓他們練習反抗我們,火爆的吼叫、或是急死人不償命的拖拉。

千萬別給孩子有太多練習暴怒的機會。
IMG_9642

如果嫌孩子慢吞吞、拖拉,表示沒了耐性,而容易失去耐性,就表示其實你是一個喜歡掌控局面的人,不喜歡也不接受場面失控,所以當情況不如預計設想的、按照計劃進行時,就會失去耐性,就會覺得孩子拖拉、慢吞吞;所以說真格的,有些人天生是當父母的料,那些溫和的、有彈性的人,而像我們這種急躁的、僵硬的鋼鐵人,就得上課寫作業,窮盡一輩子的修煉。

以上,就是第九堂的心得報告。

當媽的一定要修煉出一身自得其樂的好工夫呀...
IMG_9510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artsai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