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6090
雖然我很喜歡做機器人,不過我不喜歡我老木把我當機器人。

繼上次穿錯鞋子回家,這次把筆記本忘在教室,每次我星期一上完課,星期二麵麵就會從學校幫我帶我遺忘的東西回家,說來有趣,我去上“父母成長課程”,然後我變成小孩,我兒子變成幫我收爛攤子的父母,這是老天爺在暗示什麼嗎?

暗示你是個糊塗的老木....
IMG_4214

第二堂課,老師繼續延伸左腦理智右腦情感的論點,不過這次是放到老杯老木的身上討論,如果養小孩的時候,用太多左腦,則會僵化而沒有彈性,用太多右腦,則會產生混亂。

因為情感而產生混亂從來不會是老木的問題,十幾年的科學教育沒有白學,我成了一個完完全全的理科人,愛好邏輯、講求道理,不過一顆柔軟的心也自然而然地不翼而飛,麵麵在我眼皮底下,就像是當年在顯微鏡下的小蟲,一舉一動全被放大檢視,只要稍有不妥,光是老木一個眼神就可以奏效,沾沾自喜地以為教子有方,想不到這樣老鷹般的銳利眼神,把我們母子倆拉得好遠好遠。

這種像眼神、臉色這種非語言的東西,全歸右腦管轄,當右腦接受到太多這種負面的非語言訊息時,就會激發孩子的低路,啟動「攻、逃、呆」的反應,我應該是越瞪我兒子越呆吧...

孩子們當心!媽媽這隻大老鷹來了!
IMG_4967

記得在第一堂課老師問我們上課的目的是什麼,我答不出來,兩個孩子很乖,沒有什麼太大行為上的問題;不過現在我知道了,我不要孩子在心理上跟我有距離,多年後即便他們各奔他方,我希望想到媽媽,總是溫暖的,不過顯然,照我現在這種養法,想到媽媽,應該就是會發抖吧(抖)。

所以柔軟一點吧!讓感情多一點出來吧!麵麵和咪醬不是化學試劑,氫氧化鈉加鹽酸不見得會生鹽巴出來,如果一直強調應該不應該、正確或是錯誤,這樣就會淪入過度使用左腦的僵化,養小孩又不是養機器人!?

當我媽的兒子,就像是坐著旋轉咖啡杯一樣,常常都被轉得暈頭轉向。
IMG_5499

不過說要放棄自己的左腦也不是那麼容易,最好的方法是能體會一下小孩到底在想什麼,到底他們那個“低路”強大的大腦在想什麼?這次老師就帶我們做一個有趣的實驗,還真讓我們體驗到了。

大家圍成一個圈圈,一起玩“叮滋叮個,响滋响個”,右手負責抓人,左手負責逃跑,這遊戲簡單,難的是,當你在聽一個老師抓人的指令時,還得注意另一個老師說故事---一開始不緊張的時候還聽得到故事,不過當指令越來越接近“嗨呦嘿”時,故事的內容突然變得像空氣一般,一個字也沒有進入到我的耳朵裡,一。個。字。也。沒。有...

我終於能體會為什麼常常我說的話麵麵聽不到了!!他是真的聽不到。

小屁孩身邊常有一圈隔音罩,總是自動把老木的話消音...
IMG_4204

尤其是當小屁孩很認真在做事的時候。
IMG_3802

之後每次我叫麵麵做事,他卻一動也不動時,我就會想到這個遊戲,想到那時故事的每個字是怎麼飄過我的耳朵,然後,火氣很自然地就會消失無蹤。

說到講話和聽話,其實做父母的常常會陷入“低路的左腦”---也就是情緒性的不斷說教,這樣的叨念當然小孩受不了,老師說:“不是你講爽了就好,孩子有沒有聽進去?”沒有一個人喜歡聽道理,一定要先“右腦”再“左腦”,古人說得好,就是先動之以情,然後才能曉之以理。

透過充分的溝通,也是可以讓麵仔自己乖乖整理自己的樂高。
IMG_4058

除了腦袋的討論,這回老師用實務的方法來幫助大家瞭解“需要”和“想要”,通常親子之間會起衝突,就是父母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無法Meet,老師由各家遇到的問題來著手,其中得到非常多共鳴的,就是“吃飯”的問題,其中我覺得最有幫助的是這個討論:

“小孩子吃飯喜歡走來走去怎麼辦?”

老師回答:小孩子吃飯會走來走去,是因為他有“走來走去”的需要,但是父母看了不舒服,是因為走來走去不好好吃飯,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,會讓父母無法滿足“我是一個把孩子照顧得很好的父母”的需要(這句話真是切中要害!其實很多時候老木的情緒就是由此而來~),所以孩子和父母需要無法相符,便產生衝突。

老師怎麼知道我吃飯喜歡走來走去?
IMG_3924

所以,如果你想要幫助孩子養成“坐好吃飯”的習慣,那孩子一旦離開座位,就把餐點收好,讓孩子清楚知道,如果離開座位就沒得吃;那要如何滿足父母”我是一個把孩子照顧得很好的父母“的需要呢?在這方面,就是”提供優質的點心“,從點心來多少補充營養,可能從餅乾變成茶葉蛋、牛奶、新鮮水果。

我想這個東西就是我所欠缺的“彈性”,總是固執地想要按照自己設定好的路線前進,只要小孩一岔出去,馬上大發雷霆(我發現好像我比較像機器人),難道筋骨硬就真的身段不柔軟嗎?orz...不過上這課程的目的就是要學會“覺察”,只要勉勵自己每個當下盡量做到,就能為孩子的高路奠基。

要想找到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教養方法,就像尋找威利Wally一樣充滿挑戰性。
IMG_372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artsai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