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▲母子間的角力就像是蹺蹺板一樣,雖然我們是崇尚現代民主教育,不過在必要的時候,還是要使點手段「壓落底」。
現在寫這篇是有點汗顏,畢竟我已經進入了下一個更難搞的小魔王階段,不過值得肯定的,接下來要寫的這一招,的確讓老杯老木順利地通過了上一關,所以還是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現在寫這篇是有點汗顏,畢竟我已經進入了下一個更難搞的小魔王階段,不過值得肯定的,接下來要寫的這一招,的確讓老杯老木順利地通過了上一關,所以還是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這幾天在看一本書—孩子必備的63個好習慣,其中有一篇文章在說明「如何培養小孩有始有終的習慣」,看到這個標題,我就像是被箭戳到、被雷打到一樣,做事情有始沒終、虎頭蛇尾、拖拖拉拉,不就是我的強項嗎?我媽小時候肯定沒有看到這篇,於是逐字逐句,努力地拜讀起來。
書上提到「自圓心理」,這是由心理學家紫格尼克所發現的一種有趣的心理效應:他發了一系列的作業給138個小朋友做,但是做了一半就將其停頓,過了一個小時,他發現小朋友對於那些還沒做完的作業念念不忘。也就是,人的本能趨向於把一件事情完成,當完成一個單位的事情的時候,會心情愉快,但若沒有完成,則會一直若有所失。
夜奶是件痛苦的事,由於在夜間沒辦法有長時間連續的睡眠,白天的時候,我就算是醒著也是處於一種半昏迷的狀態,永遠都沒有精神飽滿的一刻,隨時只要沾到枕頭,就可以三秒呼呼大睡;麵爸也十分為難,半夜的時候擔心我會太累中風,總是想起來幫忙,非得要我規定他戴眼罩塞耳塞,外加若是起來幫忙就拳打腳踢,他才硬逼著自己鐵起心腸半夜不要起來。
猶記那時候,半夜兩三點,一隻麵嗷嗷哭醒,我得火速地撈麵起來餵奶,只怕小麵的哭聲吵到他老爸,捻一盞微弱昏黃的小燈一邊餵奶,一邊看著遙遠的床的那頭,一個帶著眼罩睡得很爽的人...那時候就會很怨嘆,為什麼只有母的有奶啊...
這樣的日子過了兩個禮拜,我再也受不了了,上網爬文苦心鑽研,擬出了一個不夜奶教戰守策,還真的一試給我成功了!!因此寫文於此,願普天下辛苦的夜奶媽咪得到解脫。
在家帶小孩的日子忽忽過了近三個月,那時候出生小小的小麵,現在已經是個七公斤,四個月的寶寶了,雖然我全身戴滿了護具(護腕、護肘、護腰...乾脆做個木乃伊裝把全身纏起來好了Orz),但抱著頗有份量的小麵,也是挺有成就感的;原來以為自己會帶得亂七八糟七葷八素,也做好了隨時落跑的心理準備,想不到因為懷孕前就看的一本書—「百歲醫生教我的育兒寶典」,帶孩子的生活居然沒有脫軌太多,三不五時還可以做個晚餐、寫個網誌,因為我的乾兒子Ian已經來到世上折磨他老媽,未來也陸續有朋友的寶寶出現,所以趕快把我的經驗寫下來。
▼遜腳媽咪也能出頭天,各位新手媽媽+U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