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了...我想我得了每年夏天都要回到巴哥浪的病...Hanny問她把拔為什麼要開這麼久的車來到巴哥浪,就為了一片海邊的草地?這問題的確很難回答,不過每當沿著海岸公路一路往下開,看著遼闊的大海,筆直的道路,總有一種心情慢慢沈澱的感覺,然後轉進巴哥浪的小路,看到船屋,看到那三棵椰子樹,然後知道,我又回來了。
▼老杯有先見之明,看到天氣好就先到七星潭晃晃,七星潭圓圓的石頭好可愛,忍不住撿了幾顆回家。
▼要離開花蓮前往巴哥浪前,還有件要事...就是去“貨運站”拿我們的煙火!!超大箱,搬得老杯快笑不出來。
這次回來我可在對的地方打下了營釘,就在那三棵椰子樹旁,搭起了我們的白王蟲,奢侈的十帳包場,高興搭哪就搭哪,大家各自就着自己的考量,選定了心中最夢幻的地點;搭完帳已經傍晚,點起小桌燈,溫暖的燈光、白色的帳幕、藍色的海洋,十足的浪漫。
▼把親愛的白王蟲和這三棵巴哥浪的椰子樹放在同一個畫面裡,有一種夢幻的感覺。
不過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在這邊發呆看風景,第一個晚上可是有行程的,那就是到石梯坪夜釣透抽,一行人匆匆地上了車,就往車程十分鐘的石梯坪殺過去。
第一次來到夜晚的漁港,黑嘛嘛又冷清清,霎時間有一種“我幹嘛在這裡”的感覺,不過還好提供行程的海鯨號總部非常明亮,仔細地填寫了資料、好好地穿上了救生衣,老娘生平第一次夜釣之旅就展開了。
搭上了夜晚的船隻,心中實在忐忑不安,太多的未知與不熟悉,全然黑暗的大海,只有在好遠好遠的地方有城鎮的路燈;一波一波的海浪讓我們的小船起起伏伏,馬達噗噗噗噗奮力地帶著我們向前,船長生動有趣地介紹着釣竿的使用方法,原來這天我們不是要釣透抽,要釣的是南魷,開了一小陣子,就到了第一個釣點。
▼經過船長的指點之後,開始了我們的捲釣線抽筋之旅;右下圖告訴我們,沒搞清楚狀況前,不要隨便喊+1。
照著船長的指示,任由釣錘不回頭地往深深的海裡垂降,好幾公尺的釣線要跑好久,跑光之後,再用一秒四五圈的速度,把釣線捲回來,這樣垂降-->捲回來-->垂降-->捲回來 X N,直到在某個剎那,從釣竿的那一頭傳來令人悸動的重拉,此時再修正為一秒兩圈,慢慢捲回來。
不過我的那個剎那,在我上上下下近百次的迴圈中,未曾出現。
有出現的只有我身邊的戰友,來來回回地去船的另一側大吐特吐,然後再回來奮鬥;有出現的只有康寶一家難過地眉頭深鎖閉目養神,時而躺臥,時而趴坐,時而抓著欄杆狂吐;有出現的只有在海面上囂張地一浮一沈兼吐水的魷魚,譏嘲地笑着我們釣不到牠。
終於這一切苦難在小朋友的哀嚎聲中提早結束,五隻釣竿,一無所獲,還好回港之後還有老闆娘熱呼呼的芋頭鹹粥撫慰我們受創的心靈,更開心的,船長也慷慨地把在航程中捕獲的鬼頭刀和魷魚送給我們,所以回到營地的時候,也不算太沒面子。
▼最後只剩下我們兩個女中豪傑精神奕奕,老杯也算是人中之龍,吐了再釣、再吐再釣;倒是麵麵收獲頗豐,試提了船長鏢到的鬼頭刀,回程時還跟船長坐一起一同入港。
回程的路上想著,這樣的體驗真好玩,如果人生中多一些這樣的嘗試不是很有趣嗎?雖然釣得手超痠,雖然沒釣到半隻,不過經過這次折騰,我總算知道夜釣魷魚是怎麼一回事,原來Open-Minded可以讓生活如此多彩多姿。
這晚的巴哥浪,我們沒搭上天幕,就這樣自在地曬着月亮,把新鮮釣上來的魷魚川燙吃了,Q彈有勁、海味十足,我們彷佛也成了豪邁帥氣的討海人,暢快地喝著酒、吃著自己的漁貨(誤),吃飽聊飽之後,直接回到帳篷,聽著浪潮聲入睡,這一天的我,覺得跟海洋好近。